6月30日—7月3日,来自泰国兰实大学的15名留学生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以下简称农资系)圆满完成了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本次活动以“农业资源与环境”为主题,通过专业课程与沉浸式研学股票最新配资平台,引导泰国学生深入了解贵州大学在贵州现代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切身感受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的创新活力。
理论深耕:奠定学科基础
活动开展前两日组织了参观农资系实验室活动。系主任老师系统介绍农资系的发展历史、导师研究方向,并讲授《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课程。
陈桃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
展开剩余73%系主任刘丽老师为学生们做专业介绍。
三位教师分别讲授了《耕地土壤障碍修复技术要点和研究进展》《大豆低磷胁迫响应机制与调控技术》和《土壤形成发育过程及贵州主要土壤类型》核心课程。课程结合案例分析,探讨了中泰两国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共性与差异,深化了学生在耕地保护、植物营养与生态农业技术等领域的理论知识。“课程内容非常实用,尤其是关于土壤和生态农业部分的介绍,让我对耕地保护与农业生产的平衡有了新的认识。”课后一名外籍学生表示。
授课现场。
实践拓野:沉浸式基地研习
7月2日,在中泰双方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首站考察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黄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基地。师生们实地观察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和玉米的显著差异,并就关键机制与基地专家深入交流。专家讲解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施肥模式决定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认识到长期定位试验对提升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随后,师生们抵达乌当区新堡村“采风梨林”家庭农场。农场主与村支书为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当地创新的“一户一田一农场”(简称“三一”模式)发展新模式。他们分享了“节约成本就是增收”理念及一系列配套创新举措,并展示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成功实践。
最后,师生们来到贵阳智仁源生物有机肥业有限公司实地观摩了中草药残渣资源化利用的完整流程。公司负责人详细讲解了“原料预处理—堆肥发酵—成品包装”的完整生产线,阐述了针对贵州特色的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学生们系统学习了好氧堆肥各阶段工艺,并亲身体验了发酵过程的高温和腐熟核心过程。
师生们认为,此次实践将课堂所学带进了田间地头,不仅拓宽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现代山地农业新模式和循环经济的兴趣,更深刻体会到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的魅力。
泰国留学生们在基地考察研习。
7月3日,在农资系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通过专业讲解,结合丰富展品与互动体验,生动阐释了地球起源、贵州地质演变及人文历史。此次参观考察是对贵州土壤认识的深化,不仅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神秘贵州”独特的地质环境和生态资源,更进一步理清了农业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泰国留学生们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参观学习。
成果共鉴:深化合作与交流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泰国学生的专业知识,更为深化中泰两国在农业环境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桥梁。带队教师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此类交流机会股票最新配资平台,推动两国在可持续农业领域的经验共享与技术合作。泰国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贵州之行收获颇丰,他们将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助力本国农业的绿色发展。(图/文 陈桃)
发布于:北京市富牛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